核心提示:“云制造”指的是基于“云計算”而出現的制造業新模式,它通過互聯網,實現區域內模具生產企業間、企業與上下游產業鏈間的泛資源優化與協同,全面提升模具行業的競爭力。
余姚模具試水“云制造”,打造“智慧谷”
“云制造”指的是基于“云計算”而出現的制造業新模式,它通過互聯網,實現區域內模具生產企業間、企業與上下游產業鏈間的泛資源優化與協同,全面提升模具行業的競爭力。金模網CEO、國際模協秘書長羅百輝指出,從行業內龍頭企業到幾臺機床的個體戶,都可進入“云端”,高效利用行業知識庫的龐大信息資源。
余姚經濟開發區創建于1992年。20年發展,已形成輕工模具城、濱海新城、城東新城、遠東工業城、城西工業園和科創中心為主的“四城一園一中心”的建設格局。其中作為“浙江省級特色品牌園區”的精密模具產業園以輕工模具城為主體,并創造了多個全省第一,如:塑料模具創新服務平臺是全省規模最大的模具科技公共平臺,寧波遠東制模有限公司院士工作站是全省模具行業第一家院士工作站,《余姚市模具行業聯盟標準》是全省第一個通過的模具行業聯盟標準等等。站在新的起點上,余姚經濟開發區精密模具產業園以“打造龍頭企業、提升技術水平、培養優秀人才”為著力點,引導模具產業進一步向精品化、專業化、信息化發展,全面提升“余姚模具”的產業競爭力和品牌影響力,力爭打造成為國內一流、國際知名的精密模具產業園。幾年前,基于“云制造”概念打造的模具創新公共服務平臺在余姚經濟開發區精密模具產業園應運而生,該平臺總面積達1.2萬平方米,由政府牽頭,企業參與,科研院所為依托組建,下設“五中心一基地”,即信息中心、研發中心、檢測中心、培訓中心、展示中心和精加工實訓基地。平臺以信息中心為紐帶,最大限度地整合了各類模具技術資源,構建起了布局合理、功能齊全、開放高效、體系完備的公共服務系統。平臺負責人介紹說,去年以來,平臺已為余姚及周邊5000多家塑料加工、模具制造企業渡過經營難關提供了巨大幫助。
在平臺中,信息中心的作用發揮得尤為明顯,信息中心建立了中國輕工模具網和模具國際采購網,為廣大中小企業提供模具產品、采購信息、價格行情、市場分析、人才招聘等服務,并即時定制采購需求,并按行業特性進行標準化處理,為采購商和供應商提供一對一的電子商務服務。目前,全國有5000余家模具企業在兩個網站注冊銷售平臺,實現了傳統市場與網上市場的良性互動。
模具行業創新公共服務平臺的成功,得益于政府引導、市場化操作的運營模式,更得益于余姚深厚的模具產業基礎。余姚市素有“模具之鄉、塑料王國”的美譽,早在1995年,該市就與當時的中國輕工總會合作,建成了國內首個集模具制造、材料交易、模具配件、產品測試、綜合服務于一體,總面積1.28平方公里的模具產業園,定名為“中國輕工(余姚)模具城”,吸引了800余家模具制造及相關配套企業落戶,對帶動和輻射余姚及周邊地區的模具業發展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但同時,模具產業園這樣單純以加工為主的運營模式,對提升產業可持續發展而言還缺乏某些必備的要素,只有在產業鏈前端的研發、人才以及產業鏈后端的檢測、信息服務上領先一步,才能使整個模具產業加速轉型升級,把產業鏈打造得更為緊固和完善。正是基于這樣的認識,模具創新公共服務平臺應運而生。
而在去年,真正意義上的“云制造”平臺也已撩開面紗,由寧波舜宇模具有限公司聯合科研院所和其他重點模具企業共建的寧波模具中小企業云制造服務平臺初步成型,設有運維管理中心、協作中心、知識中心、交易中心、軟件資源共享中心和信譽評價管理中心等部門,正式投用后,可輻射各類模具企業800余家,降低交易成本20%~40%,提高協作效率20%~50%。
精密模具產業園及周邊區塊整合提升規劃方案正在抓緊編制當中。經過10多年的發展,這個國內首創的產業園無論是在發展空間、投資環境和管理模式等方面都站在了“再出發”的十字路口。面對周邊地區加速發展的腳步,產業園容不得絲毫懈怠。
為了堅守國內第一方陣的地位,精密模具產業園不斷完善基礎配套設施,目前園區道路已形成網絡,供水、供電、排水、排污、通訊等各種公共設施形成系統,并實行物業化管理模式。同時,還配套建立了總面積4.6萬平方米的模具材料交易市場,吸引了瑞典SSAB特鋼、一勝百鋼鐵、龍記模架等國內外100余家模材企業建立營銷網點。工商、稅務、城管、金融、物流等部門也在模具城設立辦事機構,大大方便了投資者的生產和經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