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電閥門國產化十分必要
??
發布日期:2013-09-05
核心提示: 目前,國內閥門企業在高溫鑄件和鍛件毛坯方面開展了科研攻關,其中C12A鑄鋼件的冶煉、熱處理及焊接工藝的攻關,已取得成功。
目前,國內閥門企業在高溫鑄件和鍛件毛坯方面開展了科研攻關,其中C12A鑄鋼件的冶煉、熱處理及焊接工藝的攻關,已取得成功。超(超)臨界機組的主蒸汽及再熱段采用P92和T92鋼管道,其對應閥門的材料為F92鑄鋼件,主給水管道、高加管道為WB36,對應閥門材料也為WB36,通過國內企業與高等院校、科研單位聯合攻關也已完成產品開發研制,滿足了超(超)臨界大型火力發電機組對材料的部分要求。
根據國家“十一五”電力發展規劃,2010年中國發電裝機容量將達到6億kW,其中火電裝機容量將達到4.7~5.0億kW,意味著2004~2010年間,每年新增火電裝機容量將達3000萬kW。
如果加上國家規劃以外的地方政府及企業行為,則每年新增火電裝機容量遠不止3000萬kW。從國內火力發電機組的發展趨勢來看,目前在建的火電項目以60萬kW超臨界機組及60萬、30萬kW亞臨界機組較多,根據國家產業政策,60萬kW超臨界機組甚至100萬kW超超臨界機組將成為未來幾年的主流機組。
閥門作為超(超)臨界火電機組的關鍵配套產品,是保證機組安全、經濟運行的重要設備之一。國內閥門制造業在百萬千瓦核電、天然氣長輸管線、大型石油化工等領域的一些高難度閥門已實現了國產化,在超(超)臨界閥門的科技攻關方面也做了許多努力,但常規火電閥門首臺套始終難以突破,致使常規火電90%高端閥門長期依賴進口,整臺機組閥門國產化率也只有35%左右。
“十一五”期間,按每年新增火電裝機容量3000萬kW,則需新增60萬kW超臨界火電機組30臺,60萬、30萬kW亞臨界火電機組15臺、10臺共25臺。大型火電發電機組配套閥門以其所在部位和功能不同,其品種結構、型號規格多種多樣,按照結構形式可分為閘閥、截止閥、止回閥、蝶閥、安全閥、調節閥等等,品種繁多。對于常規低中壓閥門,國內完全有能力配套,在此不再贅述。火電發電系統中高工作參數、高技術含量的閥門主要分布在四大管路系統中,即主蒸汽管道、主給水管道、再熱器冷段、熱段管道、汽機各段抽汽管道,另外還有高低壓旁路系統。
一臺60萬kW超臨界火電機組僅四大管道閥門全部進口需6000~9000萬元人民幣,如果全部國產化只需3000多萬元人民幣;一臺60萬或30萬kW亞臨界火電機組四大管道用閥門全部進口需5000~7000萬元人民幣,如果全部國產化只需2000多萬元人民幣。按目前火電發電站建設情況,每年新建60萬kW超臨界機組30臺,超臨界火電機組配套閥門全部進口;每年新建60萬、30萬kW亞臨界機組25臺計算,亞臨界機組部分進口,僅四大管道進口閥門需20~30多億元人民幣以上。
目前在建的60萬、30萬kW亞臨界機組四大管道系統配套閥門,經過“七五”、“八五”期間,國家組織閥門行業各骨干企業從國外技術引進和國產化攻關,已全部實現國產化。
據了解,一臺600MW超(超)臨界火電機組,進口閥門約需5000多萬元人民幣;一臺1000MW超(超)臨界火電機組,進口閥門約需6500多萬元人民幣。以每年新建30臺1000MW超(超)臨界火電機組,新建30臺600MW超(超)臨界火電機組計算,年進口閥門需花35億元人民幣。另外,機組運行后的閥門維護、更換還需花費大量費用。
火電機組閥門長期依靠進口,助長了少數國外公司在中國市場的壟斷勢頭,不僅增加了電力建設費用,而且不利于國內閥門制造業的技術進步。因此,借鑒在核電、天然氣長輸管線等領域的國產化經驗,盡快制定常規火電站閥門國產化計劃,加快推進火電閥門國產化十分必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