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據報道,針對京津冀地區灰霾現象,國家在《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中對京津冀地區提出了更嚴厲的要求,在污染物排放、能源結構、科學應對、加強監督等方面制定了明確指標。專家認為,燃煤小鍋爐改造應積極發展為燃氣分布式能源,實現燃氣冷、熱、電聯產。
據報道,針對京津冀地區灰霾現象,國家在《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中對京津冀地區提出了更嚴厲的要求,在污染物排放、能源結構、科學應對、加強監督等方面制定了明確指標。專家認為,燃煤小鍋爐改造應積極發展為燃氣分布式能源,實現燃氣冷、熱、電聯產。
冷熱電三聯供是指以天然氣為主要燃料帶動燃氣輪機、微燃機等燃氣發電設備運行,產生的電力供應用戶的電力需求,系統發電后排出的余熱通過余熱回收利用設備向用戶供熱、供冷。冷熱電三聯供是分布式能源的一種,具有節約能源、改善環境、增加電力供應等綜合效益,是城市治理大氣污染和提高能源綜合利用率的必要手段之一。
政策利好基礎堅實
由于天然氣分布式能源可以達到很高的能源綜合利用效率,所以在國外發展非常迅速。從上世紀70年代末到現在,美國已有6000多座分布式能源站,僅大學校園就有200多座。目前,天然氣分布式能源在國內尚處于起步階段,但建成的一批冷熱電三聯供項目已顯示出強大生命力。
中國燃氣協會理事長王天錫認為,國家推動能源產業結構調整的決心明確。年初國務院印發的《能源發展“十二五”規劃》,首次提出大力發展分布式能源,要求到2015年建成1000個天然氣分布式能源項目。且市場前景看好、技術成熟及行業性機構崛起等因素都為天然氣分布式能源的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電網轉型難題可解
新能源與第三代電網相輔相成。中國科學院院士周孝信一直是新能源革命與第三代智能電網的推崇者。他認為第三代電網最本質的特征有二:“一是清潔化或可持續化,二是智能化。能源革命帶來的發電能源清潔化和一定程度的分散化,以及信息技術發展帶來的智能化促使電網開始轉型。”周孝信預計,中國第三代電網最快在2050年建成。
目前,我國尚存在電網發展與分布式能源發展不相匹配的問題。有人擔心分布式發電的頻繁啟動,可能造成電網瞬時負荷增大,給區域的網絡穩定運行造成一定的安全隱患,而目前國內的配電體系還無法實現實時監測。分布式發電并網,可能給局部電網帶來較大沖擊。不過,華南理工大學天然氣利用研究中心主任華賁教授認為,分布式能源如果能就地消納,就不存在擾亂電網平穩運行的問題。
國外天然氣分布式能源發展了幾十年,并網并不是無法解決的難題。中德可再生能源合作中心執行主任陶光遠介紹,德國所有的熱電聯供站都在建立巨大的儲熱罐里,需要電時馬上發電,不用時就儲存到儲熱罐里,可以做到“以電定電”,實現能源優化利用。
以氣代煤任重道遠
華電分布式能源工程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劉顯明等業內人士發起了《還北京藍天計劃》,建議采用最先進的超低排放“區域智慧分布式能源站”技術,替代北京市及周邊區域燃煤排放,大規模實施“以氣代煤”和“能源梯級利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減少污染物排放。
中國華電集團公司副總經理鄧建玲認為,中國能源做大已經不成問題,但問題就出在我們太過于貪大求全。大而全的能源體制造成了中國平均能效低于40%的不利局面,而OECD國家的平均能效已達55%左右。如此看來,要想順利完成“以氣代煤”,利用天然氣分布式能源來改造燃煤小鍋爐,實現削峰填谷,任重而道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