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繁昌縣城附近峨山鎮有一座峨山頭,因盛產石灰巖,峨山水泥廠、繁昌縣第一水泥采石廠等工廠先后在這里進行開采,為繁昌及周邊的經濟發展作出巨大貢獻。但是隨著峨山頭礦產資源的日益枯竭,礦山滿目瘡痍,周邊生態環境惡化,給生活在這里的人們帶來了更多問題。隨著“三線三邊”環境整治工作的開展,峨山頭又一次迎來了新的生機。
政府投資770萬撬動2.3億民資投入
隨著三線三邊工作的開展,繁昌縣積極開展針對轄區廢棄礦山的整治工作。峨山頭被列為首批治理的礦山,但是整治工作需要巨額資金的投入,資金從哪里來?
據繁昌縣國土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峨山水泥廠石灰巖礦礦山地質環境治理項目被列為示范項目,總投資500多萬元,繁昌縣國土資源局委托青島冠中生態股份有限公司采用國內具有領先地位的邊坡復綠技術,項目區其他土地恢復為農用地和建設用地,預計整理恢復后的土地可產生經濟效益3000多萬元。
該示范項目引起了眾多民營資本的關注,繁昌縣引進廣東宏大爆破股份有限公司、繁昌縣國源礦業有限責任公司等民營資本進入,成立宏大國源(蕪湖)資源環境治理有限公司,對峨山頭礦山地質環境進行綜合整治,在復綠的同時,對整治產生的礦產資源以及其他經濟價值作為對民資投入的回報。據了解,繁昌縣僅投入770萬元,就撬動了民營資本2.3億,對境內的多座礦山進行綜合整治,獲得了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雙豐收。
高次團粒技術讓荒山當年變綠
記者在礦山環境治理現場看到,光禿禿的山坡雖然有60到70度的陡坡,在選用國內領先的高次團粒噴播技術后,原本寸草難生的山坡不僅能固定土壤,還能長出樹來。
就在記者采訪時,工人們正在對已經噴播樹種的山坡上灑水,經過整治過的山坡上能看到明顯的嫩芽,綠苗已經長出來了。工人介紹,他們去年10月份進駐這里開始施工,僅用一年時間就將山坡復綠,但是為了讓綠色能夠常駐青山,還必須保養兩到三年,讓這些樹木能夠自主成活。
住在峨山頭山腳下的胡大爺說,以后他要多出來走走,呼吸一下新鮮空氣,新技術讓山變綠了,景變綠了,以后的環境會越來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