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企業質量信用平臺”日前正式投入運行。該平臺匯集了全省80余萬家各類型企業的質量信用數據信息,任何個人都可以查詢相關企業質量信用記錄。
企業質量誠信是個老話題。從近年來發生的食品、藥品、建筑和橋梁等事故看,其中絕大多數并不是質量控制的技術和方法問題,而是質量誠信問題。正如中國工程院院士劉源張所說:“缺乏誠信和認真,是中國質量問題的癌癥。 ”當下,我國社會高速發展且面臨經濟轉型,企業質量誠信建設尤其凸顯出重要性、緊迫性和現實性。
加強企業質量誠信建設,靠哪一方面單打獨斗不行,需要企業、政府、社會三方聯動,多管齊下。
企業質量誠信需要道德力量來維護。市場經濟是交換經濟、競爭經濟,同時也是信用經濟,其秩序不僅需要法治,更需要誠信的道德力量來維護。要加強以誠信為基石的企業文化建設,在企業內部形成誠信的共同價值觀,把思想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和誠信教育結合起來,在企業上下牢固樹立“守信光榮,失信可恥”的理念,使誠信意識深入人心、融入工作規范。讓每個管理者和員工都認識到,質量誠信不僅是企業的無形資產,更是企業安身立命之本、長遠發展之基,從而像愛護眼睛一樣珍惜企業聲譽,以質量創品牌、以誠信求發展。
企業質量誠信需要“看得見的手”來約束。市場經濟具有趨利性。當市場這只看不見的手可能將企業導向非理性的逐利行為時,政府這只看得見的手就要及時將其拉回來。國務院《質量發展綱要(2011-2020年)》把質量誠信建設擺在突出位置。把“增強質量誠信意識,完善質量誠信體系,嚴厲打擊質量違法行為,充分發揮市場機制作用,營造公平競爭、優勝劣汰的市場環境,發展先進的質量文化”作為重要工作方針。這里,安徽企業質量信用平臺的建立運行無疑邁出了堅實可喜的一大步。
企業質量誠信需要全社會來營造。企業植根于社會,質量誠信反映了一個企業的價值觀,而全社會的價值觀又導引著企業的價值觀。道理非常明白,一個私欲縱橫、追名逐利的社會,很難想像能培育出具有誠信品質的優質企業;而一個誠信成為人人遵循的行為規范和社會公德,失信如過街老鼠人人喊打的社會,又有哪個企業敢冒天下之大不韙?
——省質量技術監督局副局長梅德林談企業質量信用平臺運行時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