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板顯示、太陽能光伏、生物醫藥,原本陌生的名詞和產業,在合肥“呱呱墜地”并做大做強。美亞光電、中科合肥微小型燃氣輪,本土成長型企業,從“小盆景”變成“大風景”……憑借“無中生有”、“先試先行”和“敢啃硬骨頭”的勇氣、信心、智慧,合肥正在起飛。
關鍵詞:“無中生有”
8年前,合肥的濱湖新區,還是典型的農村,一片荒蕪。
如今,走進濱湖,時尚前衛的都市街區,美不勝收的田園風光,寬敞的街道、雄偉的高樓、郁郁蔥蔥的樹木,與八年前相比,已經初顯現代化大城市的英姿。
“從無到有”,合肥市善于“無中生有”。在濱湖新區,一棟棟在建高樓項目如火如荼,8年前,誰也沒有想到這里日后會成為全國金融后臺“呼叫城”。
充分利用國內金融業前后臺業務分離、分工不斷細化并向二線城市轉移的發展趨勢,合肥市充分結合自身優勢,果斷決策,將發展金融后臺作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實踐,提出打造金融后臺服務基地。
2009年,位于合肥市濱湖新區的合肥國際金融后臺服務基地建設正式啟動,僅僅幾年時間,就有中國工商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中國銀行、中國建設銀行等14家金融機構正式簽約入駐,可吸收5萬中高端人才就業。
據合肥市濱湖新區建設管理委員會主任寧波介紹,目前,交通銀行、招商銀行、華夏銀行、中國人壽等金融機構紛紛跟進,預計“十二五”末年可形成10—15萬相關從業人口,把金融后臺產業發展成合肥乃至安徽省的支柱產業,為新區提供大量就業崗位,大大拉動新區消費需求,為新區可持續發展注入活力。
關鍵詞:生態建設
同樣在濱湖新區,走進風景秀美的塘西河公園,倘若你稍不留意,你將無法發現藏匿其中的濱湖新區塘西河再生水廠,半地下結構的設計模式讓污水處理廠與整個塘西河公園融為一體,相得益彰。
據塘西河再生水廠技術負責人介紹,該工程日處理能力3萬噸,污水處理工藝采用A2O+MBR工藝,出水水質指標同時達到《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一級A標準和《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景觀環境用水水質》中娛樂性景觀用水標準,而剩余污泥進入污泥脫水機房進行濃縮、脫水處理,脫水泥餅的含水率可降至80%,脫水泥餅集中在污泥料倉儲存,外運干污泥量約10噸。
“改革建立在生態文明、科學發展的理念上,科學發展的理念,過去提工業立市,現在明白,生態文明是終極目標”,談及改革發展,安徽省委常委、合肥市委書記吳存榮坦言,這幾年,為了彌補環保的欠賬,建設一個生態宜居的城市,在生態文明建設上做了很多努力。
如今,八百里巢湖水天一色、清波蕩漾,濱湖濕地公園成為合肥市民節假日度假的“后花園”,作為全國唯一環抱五大淡水湖之一的省會城市—合肥在發展的過程中堅定不移地推動生態文明建設,正在打造一條城湖共生、湖靚城美的發展新路,朝著"有山皆綠、是水皆清、四季花香、處處鳥鳴"的宜居宜業現代化特大城市邁進。
就在6月5日世界環境保護日當晚,由聯合國環境基金會、中國環境保護協會、香港環境保護協會、澳門環境保護協會、臺灣環境保護協會聯合舉辦的第四屆“綠色中國·2014環保成就獎”頒獎禮上。合肥市作為中國省會唯一獲獎城市在本屆評選活動獲得“綠色中國·杰出綠色生態城市”稱號。
關鍵詞:先行先試
只要有膽識,合肥從來不會缺乏“創業機遇”。
陽光電源,是合肥本土一家太陽能光伏企業,連續多年該企業的光伏逆變器市場占有率排名中國第一,全球第三。然而,太陽能光伏產業,并非充滿“陽光”。受國際國內大環境影響,合肥的太陽能光伏產業曾一度陷入低谷。
陽光電源副總經理張工友坦陳,陽光電源的發展離不開政府的扶持,科技創新基金立項支持、國家級企業技術創新中心扶持……多年來該公司獲得國家及省市各項資金扶持約有上千萬元。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特別是在太陽能光伏等新興產業遇到困難、市場波動的情況下,咬緊牙關,鍥而不舍地給予支持,為企業穩定產能,開拓市場提供了強力支撐。種種困難情況下,合肥對太陽能光伏企業不拋棄、不放棄,而是敢闖新路、敢破難題,贏得了企業的尊重,也實現了更長遠的發展。
在扶持光伏產業方面,合肥市注重示范推廣,采取首臺首套等扶持辦法,以空間和市場換技術,在示范運用中促進產業加快發展,通過大力實施分布式光伏屋頂、光伏大型地面電站、光伏與建筑一體化、光伏下鄉扶貧等工程,加快建設“中國光伏應用第一城”,
分布式發電,不僅是用能方式的一種革命,同時也被公認為第三次工業革命的重要標志之一。合肥按照戶均投資約2.82萬元為農村貧困人口建設光伏發電站。電站所發電量一部分用于生活用電,其余賣給國家電網。“預計單戶年平均收入可達2530元左右,其中現金收入2280元。”合肥市有關部門負責人表示,合肥計劃用5年時間支持1000個以上農村貧困戶建設家庭分布式光伏發電站。
這種扶貧方式不但變“一次輸血”為“永續造血”,而且扶持力度更大更長久,創新實現了“精準扶貧”,切實解決了農村“無勞力、無資源、無穩定收入來源”的貧困戶脫貧問題。該扶貧方式為合肥的首創之舉,有望在全國范圍進行推廣。
“改革發展中要真抓實干、敢于碰硬,解決矛盾,把解決矛盾作為關鍵,通過發展凝聚人心”,吳存榮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合肥的發展具有敢于啃“硬骨頭”的精神。
平板顯示、太陽能光伏、生物醫藥等,合肥“無中生有”積極搶占新興產業的“制高點”;制定培育計劃,扶持高成長性的本土企業,催生一批種子高科技企業和科技小巨人,把“盆景”做成“風景”,美亞光電、中科合肥微小型燃氣輪機等企業發展做的都是“由小到大”的文章……
如今的合肥,在改革發展的豪情中,更加果斷和堅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