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積極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今年以來實現全面深化改革開好局,落實作風建設新要求,統籌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惠民生,推動全面轉型升級、加快跨越崛起、建設美好安徽。今起推出系列報道,盤點一年來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和生態文明建設的新實踐新成效。
打造加速崛起的經濟強省,離不開江淮兒女的協力創造。實現新常態下的安徽跨越,離不開改革創新的強大動力。
2014年,全面深化改革的第一年,“十二五”規劃承上啟下的重要一年,也是安徽轉型發展進程中不同尋常的一年。
春華秋實,一路走來,并非一馬平川。經濟增速換擋期、結構調整陣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疊加”,要素資源瓶頸制約,下行壓力加大……
面對復雜嚴峻的宏觀經濟環境,安徽從容應對,主動適應新常態,搶抓發展新機遇,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控風險,經濟運行穩中有進、進中提質,發展活力增強,民生繼續改善,交上了一份令人滿意的答卷。
擴大有效投入,優化投資結構,促進項目提質提效,夯實穩增長根基
新常態下,成本優勢、資源環境優勢趨于弱化,經濟增速換擋,企業投資意愿不足。
穩增長首先是穩投資。不論是做大總量、調整結構,還是培育新的增長點,都需要瞄準擴大有效投入這個切入點。如何用好這根“定海神針”?重點項目是主力軍。
這一年,廬銅鐵路、杭黃鐵路拉開建設大幕,跨區域骨干調水工程淮水北調工程全線開工,合肥三利譜TFT偏光片、蕪湖科沃斯年產500萬臺智能機器人項目順利推進……
推進重點項目建設,對全省經濟穩增長支撐和帶動作用不斷增強。前10個月,全省億元以上重點項目完成投資7978.2億元,占全省固定資產投資的46%;新開工項目1726個,提前完成年度目標任務。
怎么投、投什么?不能“大水漫灌”,而是有針對性地“噴灌”“滴灌”。
今年以來,圍繞擴大有效投入、推動項目提質提效,省政府做出專題部署,進一步明確了“投什么、誰來投、怎么投”的問題。前三季度,突出先進制造業、現代服務業和薄弱基礎設施項目的建設,投資結構不斷優化。由此,各地壯大了產業規模,提升了產業層次,形成各具區域特色的產業體系。
新常態下穩增長,必須要優化投資結構,提升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關鍵是抓關系國計民生、關系產業結構調整、關系涵養后勁蓄勢待發的重大項目,以此帶動經濟有質量的增長。
一年來,按照這一思路,各地嚴把項目建設關口,優化項目布局,通過實施一批重點項目,強化基礎設施建設。前8個月基礎設施完成投資2123.4億元,增長20.2%。 “圍繞鐵路、水利等重大基礎設施、主導產業、清潔能源、社會事業等領域,謀劃一批帶動力強的項目,力爭盡早開工建設。 ”省重點建設項目辦公室有關負責人說。
重大項目提質提效,為拉動全省經濟增長,實現全年穩增長目標注入了強勁動力。前三季度,全省地區生產總值增長9.1%,高于7.4%的全國水平;全年糧食總產683.2億斤,比上年增長4.2%,實現“十一連豐”;規模以上工業實現增加值6951.3億元,增長11.3%。
應對經濟下行壓力,調整存量優化增量,培育新的增長點,提升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
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必須保持戰略上的平常心態,拋棄單純重速度的發展觀。調結構既能助力當前增長,又能優化未來發展,是應對經濟下行壓力穩增長的重要途徑。
聯想集團在合肥投資的聯寶
電子,已經成為國內最大的筆記本電腦制造基地,預計今年產值超過350億元。在京東方、三安光電、聯寶電子等龍頭企業的帶動下,前三季度,全省電子信息產業對規模以上工業增長貢獻率由去年的8.5%躍升到12.6%,居40個行業首位。
“今年以來,全省主要經濟指標仍處于較快增長區間,當前經濟運行的基本面較好。 ”省統計局有關人士說。這一判斷是基于結構趨優和經濟效益明顯改善的“成績單”。
前三季度,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居全國第7位、中部第2位,仍處于全國第一方陣。規模以上高新技術產業實現增加值2409.7億元,增長14.4%;裝備制造業增加值2359.7億元,增長13%。服務業增加值比重為32.8%,同比提高0.5個百分點。前8個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895.4億元,增長11.1%,增幅比全國高1.1個百分點。
產能過剩、有效需求不足等問題疊加,影響經濟平穩運行。為此,須做好存量調整和增量優化兩篇文章。
一年來,圍繞主導產業發展,我省堅持傳統產業新型化和新興產業規模化,實施一批產業融合示范項目,建設一批主導產業基地。以產業鏈核心環節為突破口,以培育和引進領軍企業為重點,謀劃集成電路、高端智能裝備、物聯網等新興產業發展。前9個月全省戰略性新興產業“小步快跑”,產值增長21.6%。
圍繞傳統產業改造升級,我省把化解產能過剩與優化產業布局、調整產業結構、推動產品升級、促進節能減排及擴大有效需求等有機結合,實施一批重大技術改造項目。前三季度,技改占固定資產投資比重由去年同期的22.9%提高到23.2%。
激活消費和擴大有效投入協同推進的空間很大,也是穩增長的重要著力點所在。服務業是擴內需、調結構的新引擎。各地圍繞研發設計、服務外包、現代物流、電子商務和信息等領域,力推服務業發展提速、比重提升和水平提升。
改革激發動力,創新迸發活力,充分釋放制度紅利,廣泛匯聚起穩增長的強大合力
2014年上海家電博覽會上,合肥經開區的晶弘冰箱憑借其擁有的制冷行業最尖端科技“瞬冷技術”驚艷全場,在強者如林的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
安徽過去的發展離不開自主創新,未來的發展更需要依靠自主創新。管理創新、營銷創新、產業鏈整合創新……新常態下,誰擁有強大的創新能力,誰就能搶占先機,贏得主動。
從最初的合肥國家科技創新型試點市,到合蕪蚌自主創新綜合試驗區,再到創新型省份,我省創新的步伐愈加有力,迄今擁有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中科大先進技術研究院等一大批“國”字號科研機構,區域創新能力居全國第9位、中部第1位。 1月至10月,發明專利授權量3845件,居全國第8位。目前,我省高新技術企業數量居全國第7位、中部首位。
新常態下,唯有培育更多具有創新能力和競爭能力的市場主體,才能開拓需求新“藍海”,釋放增長新活力。前三季度,我省新登記注冊企業22萬戶,同比增長108.7%,經濟增長內生動力增強。這得益于多項改革釋放出的巨大紅利。
2014年是全面深化改革元年,我省管住“有形的手”,導入負面清單模式,創新宏觀調控思路和方式,提振市場主體信心,廣泛匯聚起穩增長的新動力。
一年來,政府在放權,市場在變“活”。簡政放權、國企改革、財政金融、現代市場體系等重點領域改革扎實推進。銜接落實國務院取消下放的行政審批事項,省級行政審批項目精簡30%;省級政府權力清單出臺,精簡約60%;出臺安徽省地方核準的投資項目目錄,省級核準事項同口徑減少三分之一。改革,讓市場機制更通暢,讓企業享受到政策紅利。
利好政策讓民營經濟活力迸發。前三季度,中小企業、民營企業增加值對全部規上工業增長的貢獻率高達73.6%和82.5%。民間投資有效激發,首批推出的28個鼓勵社會資本參與建設營運示范項目,有10個項目取得進展,民間投資增長22.2%,對投資增長貢獻86.5%,同比提高10.3個百分點。民營經濟“唱大戲”,對新增勞動力就業的吸納能力凸顯。前三季度,全省城鎮新增就業57.3萬人,增長5.5%,完成全年目標任務的91%。
這一年,外貿對就業和經濟穩定運行也發揮了重要作用。前三季度,
安徽省累計實現進出口366.7億美元,增長10.9%,增幅高于全國7.6個百分點。隨著長江經濟帶等重大發展戰略深入實施,內陸開放的新格局逐漸形成,大通關、大平臺、大環境逐步優化,新一輪改革開放帶來經濟發展新動力,我省市場活力有望進一步激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