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利潤僅余1.7%的汪洋“紅海”,并未能令
彩電企業們血戰到底的態勢有所改觀。
“今年9月,國產品牌主流液晶電視32、37、40、42英寸的全線產品,凈利潤均為負數;明年彩電更或將全行業虧損。”信產部經濟運行司、中國電子視像行業協會和賽諾市場研究公司10月31日聯合發布這一數據后僅三天,新一輪液晶營銷戰役就已然上演。
11月的第一個周末,各彩電廠家即攜手蘇寧,啟動了號稱“絕地反擊”的液晶電視大型促銷活動,剛被特別“點名”的32、37、42、47英寸國產液晶,依然是“跳水”主力軍,分別降至3500元、5500元、7500元和8500元的最新谷底。而隨后,在國美11月8日推出的200億大單采購中,彩電企業們又奮力“搶”得了60億份額,“供貨價格最優”仍是最大賣點。
深陷輪回“怪圈”
“雖然虧損已是必然,但幾乎所有彩電廠家都還是抱著‘先活下來才有機會’的心態,咬牙硬撐。”于彩電業內拼殺二十余年、曾任職創維營銷老總的劉偉,一語捅破了國內彩電廠家們不愿多談,卻又不得不面對的事實。
“悲劇即將重演,國產彩電正在重蹈國產手機業的覆轍!”廣州上兵伐謀顧問公司策略總監劉步塵認為,這絕非妄言。“1999年前,手機是外資一統天下。很快,慢了一拍的國內企業就認識到了這一產業的重要意義,集體涉水進軍。于2004年前,國產手機的市場占有率一度達到65%,波導、TCL更曾沖到銷售冠、亞軍的位置,中國手機產業輝煌一時。然而好景不長,當外資品牌開始放下高昂身價,國產手機便隨即陷入了難以自拔的泥沼,市場份額一直跌落到如今的約30%,一蹶不振。”
不難發現,這與如今本土液晶電視產業的發展歷程是何其相似。2003年前,液晶產業被外資牢牢把控。2003年,發現了新型利潤增長點的國內彩電企業,開始相繼啟動對液晶的重點投入,反奪市場。至2005年末,已占據了74.3%的市場份額。而今年國慶期間,三星、索尼等外資彩電的大幅降價突襲,則令措手不及的國產液晶集體“敗走麥城”。
在業內分析人士看來,這絕非偶然現象。因為正如劉偉所言:“價格的持續性和間隔性跌落,是家電行業的必然規律。”而大規模反攻的外資品牌,很可能重劃液晶市場版圖。“畢竟,當外資品牌不斷降價時,它的品牌效應放大速度,會遠快于國內品牌。”中國電子視像行業協會研究咨詢部主任孫新果說。
誰是真正“罪魁”
對于這樣的利潤“倒掛”,罪魁禍首似乎一貫被指為連鎖賣場。然而賽諾市場研究公司常務副總經理葉平卻指出:“調查顯示,家電連鎖在中國彩電市場所占的銷量份額只占20%,且實際僅在16個大城市里,家電連鎖能夠實現超級壟斷。”
其實,真實的原因正如海爾電子策劃部部長楊濤所言:“是合資品牌、上游供貨商、國內其他競爭對手的三重壓力,令所有國內品牌都打出了‘價格戰’這同一張牌。”
“在這輪從CRT到平板的轉型升級中,國產彩電業是沒有做好產業鏈的準備就倉促應戰了的。而在70%~80%的收益由產業鏈上游控制的狀況下,不虧損才真是怪事。”對于劉步塵的這一觀點,劉偉也十分贊同:“當年CRT由球面管向平面管顯示技術升級時,就是因為許多CRT彩管廠被及時引進,完善了整條產業鏈,才使得國內彩電企業在CRT上能擁有整機成本的主動控制優勢,最終打敗了外資彩電。但可惜的是在這輪產業升級中,國內企業始終沒有抓住技術升級的機會,因此也便難以擺脫被動局面。”
“在電路、外觀上再怎么動腦子,也不過只能占到整個產品20%的價值。”劉步塵如是評論。
但一個現實問題則是,籌資難度與投資回收風險兩大門檻,及引進屏技術需涉及上千項專利的繁復標準問題,令“自造屏”計劃在短期內根本很難實現本質性突破。
“贏利機會并非沒有。”劉偉指出:“若能將國內企業靈活的下游營銷能力、成規模的生產能力和知名度較高的品牌優勢,與臺灣屏廠家結盟,在區位合作的基礎上打通上下游,則可曲線提高整機廠家的成本控制權。”
“其實2005年元旦,臺灣面板商的6代線開始放量,國產品牌就是通過與之結盟,很快在32英寸、37英寸產品上取得了絕對優勢。”
康佳多媒體營銷事業部副總經理劉丹說道,“現在友達7.5代線的42英寸屏已經量產,元旦就會放量;中華映管將投產47英寸的面板,奇美的42、47英寸面板也會很快跟上國內企業需求;且一些企業還開始嘗試用5代線來切割42英寸、47英寸的面板。這都為國產企業在元旦發動大尺寸平板的總攻,擊退外資,提供了難得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