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道,中國游客搶購熱潮讓日本的溫水洗凈馬桶蓋幾乎斷貨。杭州的王先生節前赴日旅行,在大阪的
電器商場發現,馬桶蓋的外包裝上赫然印著“Made in China”,產地是杭州下沙。網友:“馬桶蓋和iphone一樣,土鱉回國變海龜,變金貴了。”
羊年春節前后,大批中國游客赴日掃貨的新聞不斷見諸媒體,相關報道顯示,在春節10天時間里,估計有多達45萬中國游客在日本花了近60億元人民幣用于購物,從保溫杯到名牌包,尤其是普通衛生間使用的“馬桶蓋”,不少商場貨架上被掃蕩一空;其實,早在這則報道尚未公開之前,包括筆者在內的很多網友就曾預言調侃,被中國游客赴日狂掃的“進口馬桶蓋”,會不會出自“中國制造”,因為像這樣出國購物,最終發現所購是“中國制造”的“進口商品”多有先例,沒想到被眾多中國赴日游客吹捧并狂掃的馬桶蓋真的是貨真價實“杭州造”,這一猛料曝出,在筆者看來,不只是讓購買的中國游客感到“無顏面對”,即便是我們政府一些相關部門乃至很多企業也會覺得“無地自容”。
中國企業既然能夠按照日本標準生產出高于國內產品質量的產品,足以說明“中國制造”技術和水平在國際市場上已經出類拔萃,不然也不會讓挑剔的中國游客誤認為是“純進口”,但為什么這樣高質量的產品,在國內市場既不多見又難以獲得國內消費者的青睞乃至選擇呢?如果以在日本市場上同等質量、同等價格在國內市場銷售,不僅可以為消費者節省一大筆運輸和關稅等費用,廠家的銷售利潤同樣也會高出許多,然如此簡便“多贏”的銷售不做,廠家有意以日本標準型號質量生產,不惜漂洋過海送到日本再賣給赴日的中國游客,是中國企業不懂效益最大化還是中國赴日游客錢多人傻呢?
其實都不是,記得很多年前,有一類商品叫“出口轉內銷”,就是中國企業生產的出口產品,在質量上出現某些瑕疵和問題后,轉而在國內市場上銷售,就是這些出口不合格質量有瑕疵的產品,往往也會被國內很多消費者認為質量上乘進而踴躍購買。很多年以來,我國很多企業對內銷和外銷兩種質量標準早已是公開的秘密,只要是出口產品,哪怕就是一個馬桶蓋,也要在質量上內外有別,出口產品爭“免檢”,內銷產品圖“過關”,只要質量不出問題就是就可以“內銷”,久而久之,內銷產品質量已經被國內消費者給打上“不如進口”的標簽,即便是這種同質同價的馬桶蓋真的在國內商場銷售,也未必能獲得消費者的認可。再加上政府相關部門對企業內外銷售的監管也是松緊不一,致使一方面企業不愿意在內銷產品質量上做過多努力,另一方面國內消費者對本土產品的質量也提不起信心,進而形成“互不信任”的惡性循環。
另外,國內市場假冒偽劣商品的魚龍混雜也讓不少消費者對購買國貨心存疑慮,經濟狀況稍好的家庭熱衷出國購買“進口商品”更多是出于一種放心。
由中國游客赴日狂掃“中國
制造”馬桶蓋就可以看出,實際上,中國大部分企業,無論是制造技術和水平,均有能力和國外企業相媲美,但國內市場的很多因素已經讓這些企業失去提高產品質量和創新意識的動力與信心,只有選擇日本等國外市場這個平臺,用迂回方式進行“國外包圍國內”,事實上這也是在倒逼政府部門提高質量標準和強化市場管理以及構建法治市場,唯有形成完善健康的法治市場,提升內銷產品質量和消費者購買國貨的信心,中國游客出國狂掃中國制造“進口商品”的荒誕劇,才不會頻頻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