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部長樓繼偉25日宣布,《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協定》正式生效,亞投行宣告成立,標志著全球迎來首個由中國倡議設立的多邊金融機構,在國際經濟治理體系改革進程中具有里程碑意義。截至25日已有17個意向創始成員國批準亞投行協定并提交批準書,股份總和占比達50.1%。
歷經800余天籌備,由中國倡議成立、57國共同籌建的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于2015年12月25日正式成立,全球迎來首個由中國倡議設立的多邊金融機構。
當天,中國財政部部長樓繼偉在北京宣布,《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協定》正式生效,標志著亞投行在法律意義上正式成立。根據協定,至少有10個簽署協定的成員國已交存批準書,且其初始認繳股本的加總數額不低于認繳股本總額的50%,協定即告生效,亞投行正式宣告成立。
截至12月25日,包括緬甸、新加坡、文萊、澳大利亞、中國、蒙古國、奧地利、英國、新西蘭、盧森堡、韓國、格魯吉亞、荷蘭、德國、挪威、巴基斯坦、約旦等在內的17個意向創始成員國已批準亞投行協定并提交批準書,股份總和占比達到50.1%。
“亞投行正式宣告成立,是國際經濟治理體系改革進程中具有里程碑意義的重大事件,標志著亞投行作為一個多邊開發銀行的法人地位正式確立。”樓繼偉說。樓繼偉透露,根據籌建工作計劃,亞投行開業儀式暨理事會和董事會成立大會將于2016年1月16日至18日在北京舉行。理事會和董事會成立大會將選舉亞投行行長和各選區董事,審議通過銀行業務、財務、人事等方面的重要政策文件,為亞投行正式投入運營奠定基礎。亞投行候任行長金立群在接受采訪時說,亞投行正式成立后,將啟動吸收新成員工作,國際復興開發銀行和亞洲開發銀行的成員均可申請加入亞投行,但新成員將以普通成員身份加入。“亞投行始終堅持以開放性歡迎所有有意愿并接受《亞投行協定》的國家加入銀行。”
此外,亞投行初期投資重點領域包括能源與電力、交通和電信、農村和農業基礎設施、供水與污水處理、環境保護、城市發展以及物流等,首批貸款計劃在2016年年中左右批準。
延伸閱讀:亞投行正式成立意味著什么?
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于25日正式宣告成立,標志著這一由中國發起籌建的多邊開發機構“修成正果”。
據中國財政部消息,截至25日,包括中國、韓國、澳大利亞、英國、新加坡等17個意向創始成員國已批準《亞投行協定》并提交批準書,其股份總和占比50.1%,達到了《亞投行協定》規定的生效條件,即不少于10個簽署方批準《協定》,且簽署方初始認繳股本總額不少于總認繳股本的50%。至此,亞投行正式成立。從2013年10月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提出籌建倡議到2015年底正式成立,亞投行從“萌芽”到“開花結果”僅用了兩年多時間,這與現有多邊開發銀行相比實屬“大步流星”。中國財政部亞太中心副主任周強武表示,亞投行之所以能快速推進,一方面是中國國家整體實力和國際影響力日益增強使然,另一方面也表明亞投行“開放、透明、高效”的籌辦理念和其高標準得到了普遍響應和支持,符合各方利益和各方實際需要。
此前中國官方曾在不同場合多次表示,亞投行將在治理結構、業務政策、人力資源管理等方面堅持國際性、規范性和高標準,避免其他多邊開發銀行曾走過的彎路,確保專業運營、高效運作、透明廉潔。
無論是對國際經濟治理體系改革,還是對亞太地區基礎設施建設而言,亞投行的成立都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意義。周強武指出,現有國際經濟治理體系沒能充分反映世界經濟的現狀,也沒有讓包括中國在內的主要發展中國家獲得相應的權益。作為區域性多邊開發機構的“后起之秀”,亞投行的正式成立將進一步促進現有國際經濟治理體系加快改革。實際上,亞投行的“鯰魚效應”已初步顯現。日前,“難產”多年的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改革方案終獲美國國會批準。該方案將使新興經濟體在IMF獲得更大發言權,包括使中國的投票權份額從3.8%提高到超過6%。
今年5月召開的亞行理事會第48屆年會上,亞洲開發銀行行長中尾武彥也表達了要加快業務改革,提高貸款能力的想法,以使亞行成為“起積極作用的銀行”。《日本經濟新聞》對此評論說,亞行如果不改革,其“存在感”可能會被削弱。“亞投行現在已成為全球金融治理結構改善的平臺。”中國國家發改委對外經濟研究所國際經濟合作研究室主任張建平說。對中國而言,亞投行將成為今后謀求更大影響力的抓手。中共十八屆五中全會公報提出,今后五年要積極參與全球經濟治理和公共產品供給,提高中國在全球經濟治理中的“制度性話語權”。此外,亞投行的成立也將增強多邊開發體系的力量,推動亞太區域基礎設施建設和經濟發展。
目前亞洲不少新興經濟體均欲掀起基建熱潮,亞太地區基礎設施融資缺口巨大。據亞洲開發銀行測算,2010年-2020年間亞洲基礎設施建設資金需求至少達8萬億美元。周強武表示,作為多邊開發體系中新的一員,亞投行將有力地促進多邊機構對發展中國家和新興經濟體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推動其經濟發展。但為國際經濟治理體系和亞太地區經濟發展注入“新鮮血液”的同時,亞投行自身也面臨諸多挑戰。
目前,亞投行的組織架構正在建立健全之中,人事、財務等各項具體制度也正在制定完善。
如何保證高效是第一大挑戰。亞投行成立后從事主權貸款所面臨的大環境和世界銀行、亞洲開發銀行并無二致,在“根本環境未變”的情況下怎樣做到高效,將考驗決策層的智慧。隨之而來的第二大挑戰是如何兼顧高效和質量。在保證效率,適應發展中國家需求的同時不犧牲質量,對亞投行來說也是個難題。
在周強武看來,亞投行“不會因為區域發展的需要放棄高標準”,而是會穩步推進,逐步提高貸款能力。此外,能否有效動員私人部門來參與基建項目投資也是個挑戰。實際上,亞太地區并不缺少資金,而是缺少多元、包容的投融資機制。據中國商務部數據,亞太地區私營資產總額高達35萬億美元。周強武表示,動員私人部門參與投資,以及將亞投行的資金投入到亞太區域的私營部門料將成為今后亞投行業務開展的一個重點。在這方面,世行、亞行等現有國際機構已積累了一定經驗可供借鑒,包括中國在內的一些私人部門也有合作意愿,亞投行如何開展私營部門業務以及如何撬動私人一同投資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