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欧美国产精品专区久久-国产免费无码一区二区-国产日产欧产美韩系列麻豆-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在线

手機版| 您好,歡迎訪問機交網! 網站地圖| 聯系我們
當前位置: 首頁 ? 行業資訊 ? 國內資訊 ? 正文

新中國成立70年有色金屬工業取得輝煌成就

放大字體??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9-08-30??來源:中國有色網
核心提示:機電;原材料;行業資訊;市場行情
       2019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70年來,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幾代有色人始終艱苦奮斗、頑強拼搏、銳意改革、開拓進取、砥礪奮進。70年來,我國建立了完整的有色金屬工業體系。70年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有色金屬工業持續快速發展,成為世界第一有色金屬大國,產業整體實力顯著增強,在國際同行業中的地位明顯提高。70年來,我國有色金屬工業實現了由小到大的歷史大跨越,取得了輝煌成就,正闊步走在建設有色金屬強國的新征程上。


      2019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70年來,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幾代有色人始終艱苦奮斗、頑強拼搏、銳意改革、開拓進取、砥礪奮進。70年來,我國建立了完整的有色金屬工業體系。70年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有色金屬工業持續快速發展,成為世界第一有色金屬大國,產業整體實力顯著增強,在國際同行業中的地位明顯提高。70年來,我國有色金屬工業實現了由小到大的歷史大跨越,取得了輝煌成就,正闊步走在建設有色金屬強國的新征程上。


一、建立了完整的有色金屬工業體系


      新中國成立后,黨中央、國務院十分重視有色金屬工業的發展,曾多次聽取有色金屬工業的發展匯報,用三年的時間對處于崩潰狀態的有色金屬工業恢復了全面生產。從1953年起開始大規模的建設,當時前蘇聯援建的156項基本建設項目中,就有13個有色金屬項目。新中國成立時國內僅有十幾家有色金屬企事業單位,僅能生產銅、鉛、鋅、錫、銻、汞、黃金、白銀等品種及鎢精礦。新中國成立70年來,有色金屬企事業單位從十幾個發展到上萬個,由原來只能生產幾個有色金屬品種,發展到64種均能生產,十種常用有色金屬年產量由1萬多噸增長到5000萬噸以上,并為尖端科學和國防現代化提供了各種新型材料,形成了從常用有色金屬到稀有稀土金屬,從地質勘探、勘察設計、建筑施工、科研院所、大中專院校,從采礦、選礦、冶煉、合金加工一整套完整的有色金屬工業體系,為我國有色金屬工業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二、有色金屬產業規模躍居世界第一


       新中國成立70年,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有色金屬產業規模大幅度提升。1949年十種常用有色金屬產量僅有1.33萬噸,2018年達到5760萬噸,是1949年的4331倍,1950年-2018年,年均增長12.9%。2018年我國有色金屬產量超過緊排其后的9個國家產量合計數。十種有色金屬產量2002年超過1000萬噸大關,達到1012萬噸,并首次超過美國躍居世界第一位;2007年超過2000萬噸大關,達到2370萬噸;2010年超過3000萬噸大關,達到3136萬噸;2012年超過4000萬噸大關,達到4025萬噸;2015年超過5000萬噸大關,達到5159萬噸。我國十種常用有色金屬產量已連續17年居世界第一。1949年我國銅材產量僅有2102噸,1978年為18.3萬噸,2018年達到1705萬噸,1950-2018年,年均增長14.2%;我國1955年開始生產鋁材,當年產量僅有163噸,1978年為10.6萬噸,2018年達到4121萬噸,1956-2018年,年均增長20.1%。


      新中國成立70年,特別是進入新世紀后有色金屬工業企業經濟效益大幅度提高。我國有色金屬工業產品銷售收入1950年僅有2614萬元,1978年為84.3億元,2018年為44905億元;實現利潤1950年僅有844萬元,1978年為12.2億元,2018年雖比2017年回落仍達1644億元。


       新中國成立70年,有色金屬進出口貿易大幅度增加,尤其是加入世貿組織后,進出口總額出現快速增長。我國有色金屬產品進出口總額1950年為2.9億美元,1978年為8.1億美元,2018年為1605億美元。其中,出口額1950年為1.6億美元,1978年為3.0億美元,2018年為454億美元;進口額1949年為1.3億美元,1978年為5.1億美元,2018年為1151億美元。


三、科技創新引領裝備技術升級


      新中國成立70年,有色金屬企業通過產學研技術攻關,自主創新和引進技術消化、吸收再創新,不斷突破技術瓶頸,逐步縮小了與國際先進技術水平的差距。在引進消化吸收基礎上,實現了自主創新,成功研發了一批共性、關鍵技術,并應用生產,迅速實現了產業升級。到二十世紀末,我國有色金屬工業的技術裝備已經達到或接近國際先進水平。進入二十一世紀后,在國家創新驅動方針指引下,研發了一批具有國際領先水平的先進工藝技術和裝備,創新發展取得新的重大成果。


      新中國成立70年,特別是進入二十一世以來,加快了產業基礎研究和協同創新,在礦山、冶煉、加工與新材料等領域取得了重大技術突破。電解鋁技術進步最為明顯,自主研發的300KA大型預焙槽鋁電解技術,首次采用中國技術和裝備在伊朗、印度、越南、哈薩克斯坦等國建廠。近年來600KA超大型槽已系列生產,屬世界首創,國際領先,電解鋁技術已達到世界領先水平。銅冶煉自主研發的旋浮銅冶煉、氧氣底吹、雙底吹和“兩步煉銅技術”等,已達到世界先進水平。一批先進的銅、鋁加工技術取得重大突破。中厚板高端航空鋁材已用于大飛機和軍工等領域,高鐵用鋁材全部實現了國產化。超粗、超純和超細均質硬質合金、核電鋯鉿材、航空航天用高強鎂合金、鈦合金大規格擠壓材/鍛件以及稀有金屬其它深加工材料都取得了重大進展。


四、信息化及兩化融合助推產業發展


       近年來,隨著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等領域的突破,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與有色金屬產業的深度融合,正在引發影響深遠的產業變革,形成新的生產方式、產業形態、商業模式和經濟增長點。智能制造、電子商務、網絡服務,正在改變有色金屬工業的面貌。有色金屬礦山的數字化建設已經起步。例如,云錫集團“區域礦山”的基礎,就是以礦山生產安全六大系統建設為突破口,通過建立三維模型、模擬仿真、網絡優化、智能調度、遠程實時通信、監控平臺開發等,把大量現代信息技術與傳統礦業開發有機結合起來,建成了“一個中心、兩個平臺、多個子系統”的區域礦山信息系統,使區域礦山的數字化水平大幅提升。智能化管控技術在電解鋁等行業得到推廣應用。如,內蒙古錦聯等企業的電解鋁生產過程智能化管控技術達到世界領先水平,實現了對生產設備、生產策略、物流、質量、能耗、槽況、生產操作質量等要素的閉環管控,降低電解鋁企業的能耗和排放。互聯網、電子商務為有色金屬交易、物流、融資和動態監控提供了更為有效的支撐,促進了跨地區、跨行業的上下游產業鏈整合。目前基于互聯網技術的個性化定制、全壽命周期管理、網絡精準營銷和在線支持服務,已經在我國有色金屬產業展現。截至2017年底,由工信部評選出的有色金屬企業信息化和工業化融合管理體系貫標試點企業有近100家。


五、多元化投資拉動產業跨越式發展


       新中國成立70年來,有色金屬工業固定資產投資規模不斷擴大,投資結構逐步優化。二十一世紀的前14年,投資持續大幅度增長,投資主體多元化成為推動產業快速發展的重要因素。1950年有色金屬工業固定資產投資額為0.3億元,1978年有色金屬工業固定資產投資為13.5億元,2014年達到6947億元,有色金屬工業固定資產投資2006年首次超過1000億元為1182.7億元,2008年超過2000億元,2010年超過3000億元以上,2011年超過4000億元,2012年超過5000億元,2013年超過6000億元,2014年達到6947億元后出現回落。2015年,國有控股企業固定資產投資占13.8%,民營企業固定資產投資占82.2%,外商控股企業固定資產投資占4.0%。2015年,國有控股企業資產總額占37.0%,民營企業資產總額占54.6%,外商控股企業資產總額占8.4%。二十一世紀以來,中國鋁業集團、中國五礦集團公司、中國有色礦業集團公司等中央國有企業加大投資力度,不斷擴大產業規模;金川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陜西有色金屬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江西銅業集團公司、銅陵有色金屬集團控股有限公司、云南錫業集團有限公司、西部礦業集團有限公司等地方國有企業也得到大力發展。與此同時,大量的民營資本進入有色金屬行業,先后投資建成了魏橋集團有限公司、南山鋁業股份公司、信發鋁電集團、東方希望稀土鋁業公司等大型鋁冶煉企業;祥光銅業公司、宏達(集團)有限公司等大型銅、鉛、鋅冶煉企業,以及金龍精密銅管股份有限公司、海亮集團有限公司、鳳鋁鋁業有限公司、興發集團有限公司、叢林集團有限公司、忠旺集團有限公司等一批技術裝備水平先進的大型民營銅、鋁加工企業。


六、結構調整轉型升級初現成效


      新中國成立70年,特別是二十一世紀以來,有色金屬工業把結構調整作為推動行業發展的重要途徑。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有色金屬產業始終圍繞傳統產業升級改造、優化資源配置、推進企業兼并重組和優化產業布局,不斷調整和優化產業結構。有色金屬工業由低端向高端、由高速發展向高質量發展轉型升級。譬如,一批航空、汽車用鋁板帶項目建成投產,支持了大飛機、鋁結構汽車等高端制造業的發展;手機用1.7mm厚TC4冷軋鈦合金帶卷的試制成功,填補國內空白。又譬如,光伏、動力電池的發展,為多晶硅、動力電池材料發展提供了新動能。再譬如,鋁-空氣電池、納米陶瓷鋁合金等實現產業化應用,智能材料研發取得重要進展,記憶合金、磁致伸縮材料等展現了新材料發展應用的廣闊前景。特別是進入二十一世紀后,有色金屬產業結構調整成效顯著:一是全部淘汰了落后產能,實現了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早在2005年,中國就在電解鋁行業淘汰了落后的自焙電解槽生產技術。“十二五”期間,中國已經淘汰了電解鋁生產能力200多萬噸、鉛冶煉能力近400萬噸、鋅冶煉能力100多萬噸落后的生產工藝裝備。二是優化資源配置,提高產品附加值,完善冶煉加工一體化。一批鋁企業,實現了氧化鋁-電解鋁-鋁加工及煤-電-鋁一體化。鋁加工企業向深加工和組(部)件及裝備中高端方向發展。三是推進企業兼并重組,積極穩妥發展混合所有制企業,培育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企業集團,提高產業集中度,增強企業實力和競爭力。四是按照市場化原則,優化產業布局。統籌考慮境內外資源、能源、環境和運輸等生產要素,優化產業布局。山東魏橋、信發集團利用境外鋁土礦資源,建成了大型氧化鋁項目;金川和中鋁集團利用境外銅資源分別在廣西防城港和福建寧德建設了現代化的40萬噸銅冶煉廠。五是擴大鋁應用,交通車輛的“以鋁代鋼”、電力電纜行業的“以鋁節銅”、家具領域的“以鋁節木”。六是有色金屬在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制造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得到廣泛應用。


七、認真踐行綠色低碳生態文明理念


      近年來,有色金屬企業在重點解決污染防治,推動節能減排、綠色發展。有色金屬企業綠色發展、和諧發展、生態文明等企業文化成為共識。一是堅持源頭減量,過程控制,推動節能減排和低碳技術的推廣應用,取得了顯著成績。二是依靠科技進步,積極推進節能減排技術的開發和推廣。重點發展采選高效節能工藝和設備,自熱強化熔煉和電解工藝、設備和自動控制技術,濕法冶金節能技術、電解鋁液直接連續制備合金鑄造坯、鑄軋板坯、有色金屬加工節能技術等;加強爐窯保溫,改進燃燒方式和氣氛,提高熱效率;以信息技術為核心,節能技術優化集成,把生產過程能源利用效率始終控制在最佳狀態;優化原料結構,提高精料比例,節約能源。有色金屬加工領域,以加工過程的連續化、自動化為重點,縮短工藝流程,達到節能、節材和環保的目的。三是加大“三廢”治理力度。對有色金屬生產過程產生大量的廢渣、廢水和廢氣等三廢的進行治理,加大科研投入,依靠技術進步,改變了“三廢”對環境污染的狀況,甚至變廢為寶。對于廢渣的治理包括:將大量廢石加封于采空場內,進行平整或造田;將廢石細碎后與水泥漿化后膠結充填。對于廢水的治理包括:適當處理后返回復用;凈化后作冷卻水用或達標排放。對于廢氣的治理包括:水噴淋降塵;選用通風裝置系統進行排風收塵后返回利用;排風收塵后經無害化處理,達標排放。四是大力發展循環經濟,提高尾礦砂、熔煉渣和廢水、余熱資源化利用水平。依托“城市礦產”示范基地和再生資源加工園區,創新回收模式和無害化處理技術,提高了有價元素回收利用水平。中鋁集團等11家礦山企業與行業協會、礦業聯合會共同倡導發布了《綠色礦山公約》,正式提出了“綠色礦山”的概念。


八、原鋁綜合交流電耗達到世界領先水平


       早在2005年,我國電解鋁淘汰了落后的自焙電解槽生產技術,隨后又淘汰了160千安以下預焙陽極電解槽。在320KA大型預焙槽技術基礎上,相繼研發和應用了400KA、500KA及600KA超大型預焙槽技術,使原鋁綜合電耗等主要技術經濟指標居世界領先水平。銅冶煉自貴溪冶煉廠引進奧托昆普閃速熔煉技術開始,國內主要銅冶煉企業均先后引進了先進的銅冶煉技術。銅冶煉自主研發的旋浮銅冶煉、氧氣底吹、雙底吹和“兩步煉銅技術”等,已達到世界先進水平。氧氣底吹-熱鉛渣還原和漩渦閃速一步煉鉛關鍵技術的突破,為煉鉛業降耗起到了重要的支撐作用。


      原鋁綜合交流電耗處于世界領先水平。1983年我國原鋁綜合交流電耗為17560千瓦時/噸, 2018年原鋁綜合交流電耗降到13577千瓦時/噸,2018年與1983年相比,每噸原鋁電耗下降3983千瓦時,比同期世界(不含中國)原鋁綜合交流電耗低1300千瓦時/噸左右。2005年我國原鋁綜合交流電耗為14575千瓦時/噸,提前達到國際原鋁協會制定的2010年14600千瓦時/噸鋁節能目標。


      銅鉛和電鋅冶煉綜合能耗均有大幅下降。1992年銅冶煉綜合能耗為1279千克標準煤/噸,2015年銅冶煉綜合能耗下降到733(452)千克標準煤/噸,比1992年同口徑綜合能耗下降了546千克標準煤/噸;2018年銅冶煉綜合能耗下降到231千克標準煤/噸,比2005年同口徑綜合能耗下降了215千克標準煤/噸。1989年鉛冶煉綜合能耗為664千克標準煤/噸,2015年鉛冶煉綜合能耗下降到655(466)千克標準煤/噸,比1989年同口徑綜合能耗下降了9千克標準煤/噸;2018年鉛冶煉綜合能耗下降到342千克標準煤/噸,比2005年同口徑綜合能耗下降了124千克標準煤/噸。1991年電解鋅綜合能耗為2299千克標準煤/噸,2015年電解鋅綜合能耗下降到1953(1091)千克標準煤/噸,比1991年同口徑綜合能耗下降了346千克標準煤/噸;2018年鉛冶煉綜合能耗下降到874千克標準煤/噸,比2005年同口徑綜合能耗下降了217千克標準煤/噸。


九、境外項目開發取得積極效果


      二十世紀80年代,中國國際信托投資公司以國際資本市場融資方式,參股澳大利波特蘭鋁廠。二十世紀90年代,中國有色金屬工業總公司以國際市場融資方式,購買美國鋁業公司為期30年的40萬噸/年氧化鋁生產能力。1998年6月,中贊謙比希銅礦項目合資合作合同簽字儀式在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標志著我國海外開發銅礦資源正式起步。


      進入二十一世紀以來,隨著我國有色金屬企業實力的增強,開始積極參與全球產業的戰略重組和整合,注重在全球范圍內整合配置資源,打造全球性產業鏈,形成了新的全球發展戰略。尤其是隨著“走出去”戰略實施與“一帶一路”倡議項目落地,有色行業一批重大海外項目相繼開工運營,達產達標。中鋁集團的秘魯銅礦項目和幾內亞博法鋁土礦項目全面開工;五礦的拉斯邦巴斯項目順利投產達產;中國有色集團立足贊比亞,拓展剛果(金),采礦、冶煉進入成熟運營期;中金嶺南于2018年9月全部收回了海外資源投資額,其在多米尼加的邁蒙礦通過風險探礦,新探明銅、鋅資源近200萬噸,相當于再造了一個邁蒙礦。魏橋集團“贏聯盟”模式示范作用明顯,為擴大非洲地區鋁土礦資源利用提供了借鑒。洛陽鉬業、紫金礦業依靠混合所有制的靈活經營機制,在境外資源并購中搶占先機。華友鈷業在剛果(金)投資建設了多個銅鈷項目,國內母公司所需的鈷原料,近50%由剛果(金)子公司供給。截至2018年底,我國企業獲得境外權益銅資源儲量在1億噸以上,形成的權益礦山銅產能在180萬噸以上,權益鋁土礦資源儲量在60億噸以上,權益鋁土礦產能在3000萬噸以上。


十、有色金屬產業國際地位穩步提升


       新中國成立70年,有色金屬工業企業由小到大,由弱到強經歷了艱辛的發展歷程。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有色金屬工業市場競爭力、國際市場的影響力和企業抗風險能力日趨增強,有色金屬大國的地位正越來越引起國際同行業的關注。2018年中國銅鋁鉛鋅產量分別占世界總產量的38%、57%、44%和43%;消費量分別占世界總消費量的48%、57%、42%和50%。2019世界500強企業中,中鋁集團、中國五礦、正威國際、山東魏橋、江西銅業、金川集團、銅陵有色、海亮集團等8家入榜。2018年有色金屬企業銷售收入100億元以上企業達45家,其中1000億元以上企業達12家。


       有色金屬是最早與國際標準、價格接軌的產品之一。加入世貿組織后,進口銅鋁資源,出口鎢、銻、稀土金屬等產品,成為有色金屬進出口貿易大國。國際金融危機時,企業抓住有利機遇,采用并購、對外直接投資等方式,在境外開發礦產資源和國際產能合作。一是大力開發境外礦產資源,增強資源保障能力。二是在境外投資建廠。三是設計、施工和工程總承包國外有色項目。四是企業對外投資規模逐步增加,投資領域不斷拓展。五是上海期貨交易所在全球市場影響力明顯上升,有色金屬價格話語權開始體現,上海期銅已經逐步與倫敦銅形成“互為引導,交叉影響”的態勢,共同成為全球最具影響力的定價參考依據。


      新中國成立70年來,建成了門類齊全的有色金屬工業體系,鑄就了全球第一有色金屬大國地位。特別是近年來,有色金屬產業的資源保障力、市場影響力、技術引導力和文化感召力穩步提升,為建設有色金屬強國奠定了堅實基礎。讓我們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堅持新發展理念,堅持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不斷推動高質量發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為早實現有色金屬強國夢而努力奮斗。(執筆人:王華俊)


      注:2005年及以前年份計算產品綜合能耗的電力折標煤系數為0.4040千克標煤/千瓦時,2016年至今計算產品綜合能耗的電力折標煤系數為0.1229千克標煤/千瓦時;括號內的產品綜合能耗數為2015年度按電力折標煤系數調整后計算的當年產品綜合能耗。


     “新中國成立70年有色金屬工業取得輝煌成就由中國機電產品交易網(簡稱機交網)小編整理發布。如需要轉載,請注明文章來源,更多關于機電行業資訊,請點擊關注:中國機電產品交易網 機電信息
?
?
分享到:0
?
?
[ 行業資訊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
推薦行業資訊
圖文資訊
我國有望率先建成空間太陽能電站 國網南京公司“管家式”智能機器人正式“上崗”
安徽合肥2017年前7個月經濟“成績單” 科學儀器開放共享助力基礎研究開啟新一輪“加速跑”
點擊排行

客服熱線:0551-62672521 業務咨詢:0551-62672521 郵箱:2268263116@qq.com

媒體合作: 點擊這里給我發消息 ??在線客服: 點擊這里給我發消息

Copyright (c) 2012 機電產品交易網 . 版權所有 皖ICP備12004440號-2

基隆市| 攀枝花市| 崇明县| 双鸭山市| 大城县| 忻城县| 巫溪县| 安国市| 四子王旗| 泊头市| 临洮县| 驻马店市| 河北省| 洛川县| 庆云县| 庄浪县| 青州市| 高陵县| 东宁县| 思南县| 同仁县| 嫩江县| 确山县| 富民县| 南江县| 图木舒克市| 玉溪市| 涪陵区| 镇雄县| 仪陇县| 雷山县| 清远市| 灌云县| 洛南县| 龙山县| 灵寿县| 沙雅县| 阳信县| 木里| 邳州市| 察雅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