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的發展令人類與機器人之間的關系越來越密切,在工業現代化的大趨勢下,可從事危難險重或者精密制造工作的工業機器人,正在成為重要性堪比芯片的制造業命脈。
根據國際機器人聯盟公布的數據,2016年全球機器人市場年銷售額為915億美元;而到了2020年,這個數值增長至1880億美元。
中國工業機器人大而不強
在全球市場規模不斷擴張的同時,中國機器人市場也在以超高速增長。數據顯示,2016年中國機器人市場銷售規模為368.2億元,在2020年突破了1000億元大關。
事實上,早在2013年,中國就成為了全球最大的工業機器人市場。不過,跟整個制造業一樣,中國工業機器人產業同樣是大而不強。
據筆者了解,一直以來,全球工業機器人市場就被瑞士ABB、德國庫卡、日本的發那科和安川四大家族壟斷。
這四大工業機器人巨頭占全球市場50%以上的份額,在中國則占據70%以上的份額。
也就是說,中國70%以上的工業機器人依靠從海外進口,,換句話說,中國制造業的命脈長期被外資所壟斷。
國產到底落后在哪?
既然早在七八年前,中國就已經是全球第一大工業機器人市場,為何多年來仍然受制于人呢?
這主要有兩方面原因,其中一方面是歷史因素。眾所周知,相比美國、日本、德國等發達國家,我國在工業領域起步很晚,就連工業體系都是在前蘇聯的幫助下建成。
而在我國慢慢摸索的同時,日本、美、德早已開始進階。基于積累下的技術基礎,以及與其他國家的密切聯系,日本在1969年便造出了第一臺工業機器人。
這許多年來,日本掌握了一系列工業機器人領域的知識產權。而這些知識產權,就是橫亙在中國和世界先進工業機器人之間的大山。
相當牢固的技術壁壘,導致工業機器人的精密減速器、伺服系統等核心部件被日本巨頭牢牢掌控。就連四大家族中的德國企業,也需要向日企采購,國產玩家更是毫無翻身之力。
至于另一方面,則是工業機器人領域極高的進入門檻。
眾所周知,想要打破壟斷就要掌握核心技術,可精密減速器等核心技術,哪有那么容易被攻克。
筆者了解到,減速器堪稱精密機械工藝的巔峰之作。這個元件是材料科學、精密加工設備等學科的集大成之作。
想要自主研發減速器,需要企業具備豐富的經驗,而且這條路基本沒有彎道超車的可能性。
此外,國內工業機器人系統集成商數量多、規模小、主要集中在中低端領域等產業結構上的短板,也是導致國產工業機器人攻關速度慢的一大原因。
誠然,因為核心零部件的國產化率低,導致這個行業利潤薄弱、企業發展困難。但正因如此才應該提升企業集成度,發揮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優勢。
打破壟斷勢在必行
就目前的形勢來看,國產工業機器人舉步維艱,但考慮到工業機器人的重要性,中國企業必須要打破海外壟斷。面對逐漸消退的人口紅利,國家推行了大量利好政策,為中國工業機器人產業的發展提供了一個友好環境。同時,工業機器人成本與人力成本之間的差距不斷縮小,規模化應用機器人,對于大中型工廠而言性價比更高。
隨著制造業自動化需求的升級,工業機器人的應用會滲透進各行各業。如果屆時仍然高度依賴進口,那將是一個十分危險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