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初,全球白電企業相繼發布2014年四季度業績財報:以伊萊克斯為代表的歐美企業通過并購重組,實現扭虧,以海爾為代表的中國企業實現穩定高增長,而日企仍陷入虧損困局。這背后反映了全球家電產業怎樣的變遷?其背后的制造體系正在發生什么樣的變化?就相關話題
家電產業問題專家羅清啟先生給予了權威解答。
互聯網時代“制造”變“自造”
問題:從全球白電企業公布的財報數據來看,有的企業如伊萊克斯通過資產并購實現業績扭虧,有的企業如海爾一直保持高增長態勢,而有的企業如夏普仍處于虧損泥潭中,緣何會出現這種差異,這反映了全球家電產業怎樣的變遷?
羅清啟:互聯網時代加速了全球家電產業兩極分化的進程。其實,無論市場業績怎樣變化,其背后都是用戶購買選擇變化的一種體現,只有用戶選擇了企業,認可了企業所生產的產品,企業的業績才會持續提升。
從這個意義上來看,全球家電產業發展邏輯正被重新顛覆。在傳統經濟時代,用戶是在既定的供應鏈體系下選擇產品,在這一階段,“標準”“耐用”“無瑕疵”成為用戶評價產品好壞的主要依據。而在互聯網時代,產品本身質量合格只是一個最基本的條件,能為用戶帶來個性化的體驗、贏得用戶的心理認同才是高品質產品屬性。因而創造出這樣產品,就需要企業提供平臺讓用戶全流程參與到產品的研發、設計、生產等每個環節中,這也就要求企業從原先依靠內部力量的“制造”模式向借力全球資源的用戶“自造”模式轉變。
互聯讓“工廠”變“自媒體”
問題:當前全球制造業正迎來新一輪的變革,國內外家電企業都在探索數字化制造、無人工廠等智造模式,中國也誕生了如海爾“互聯工廠”這樣的領先模式,如何看待這一現象?
羅清啟:智能制造的本質并不是用機器人(41.800, -0.53, -1.25%)、自動化設備等武裝工廠,而是要完成將工廠變成“自媒體”的過程,即把用戶納入到研發、生產、銷售等各個環節,形成一個自驅動、自優化的動態制造體系。
從產業演變維度來看,不管是美國福特大規模制造模式還是日本豐田精益制造模式,其生產結果的主體始終只是產品本身,這是一種靜止的生產狀態;在互聯網時代,傳統制造模式被徹底改變,用戶改變了工廠靜態生產的屬性,使工廠具備了“自媒體”所具有的經濟性與理性這兩大特征。
具體來講,用戶參與產品研發生產等環節后,工廠將根據用戶需求生產產品,產品生產出來后都是用戶想要的,這意味著工廠生產過程就是銷售過程,其經濟屬性大大增強。同時,用戶無障礙、快速進入工廠體系后,工廠可以實現全球資源的快速整合。我們看到,海爾互聯工廠模式正沿著這一方向進行著,其契合了以用戶為中心的生產運營邏輯。
未來將誕生制造業的“大淘寶”
問題:從當前市場環境看,全球制造產業都在探索適應互聯網時代發展的產業路徑,那么未來產業到底該如何演進?
羅清啟:未來,根據用戶需求變動調整企業的經營模式將成為一種常態,也是未來產業發展的必然選擇。我認為未來制造業將誕生一個類似淘寶的大平臺,也就是說制造業與零售業的距離越來越近,甚至將結合到一起。
從整個制造業的發展演進規律上看,制造企業將從幕后走向前臺,通過互聯網絡直接挖掘、收集用戶需求,并按照真正、精準的用戶需求快速進行個性化定制,在這一模式下,用戶無需經過中間渠道就能對接制造企業,并可以一對一的形式滿足其個性化定制需求。可以想象,未來整個產業將以用戶數據和生產數據為基礎誕生“
制造零售業”的新型發展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