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人民日報》發布了一篇文章,重點剖析了中國制造業面臨的人才問題,這篇文章立意宏大、數據詳盡,是基于廣州、深圳、青島等地的100多家制造業的采訪整理而成的,總結下來就九個字:找不到、招不來、留不下,更冰冷的數字是:有70%的企業反映自己經營時遇到的最大問題是缺乏人才,而非巨額的資本投入。本文雖然題目和《人民日報》基本相似,但更傾向于以“基層”的視角,來看待制造業人才政策,畢竟,中國制造業向來是用工的大戶,也常常是一個地區的經濟支柱,這個行業的變革勢必會大面積影響基層乃至中層員工的生活。現在,《人民日報》關注此問題,證明在國家戰略層面可能會有所動作,這更會牽動著大量群眾的前途和錢途。
作為一個制造業的長期觀察員,也結識了很多制造行業的老兵,他們或已離開這個行業,或仍浸潤其中,但大都對中國制造目前的人才狀況感到擔憂,同時也能一針見血地指出問題所在,獻計獻策,大家都希望制造業能留在中國,養活大批人口。
制造員工,他們是如何賺錢的?
其實,制造業之所以會出現“找不到人或者留不住人”的情況,最根本的原因在于“給不起”具有競爭力的薪資水平,這取決于整個中國制造業的商業模式和利潤狀況。早在十年前,筆者就開始關注制造業的利潤狀況,雖然沒有官方數字,但總能在知名媒體、業內人士提供的信息中,窺探出一些狀況,比如此前有媒體報道,一些底端供應商代工iPhone的利潤僅為2%,相比之下,蘋果則獨占40%以上的利潤,而前些年,海爾、康佳曾躍躍欲試地進軍房地產業,正因辛辛苦苦地做制造、開發新產品、構建髙端銷售體系,一年到頭來,利潤率僅僅是個位數,而房地產行業隨便搞一搞就能躺著賺取30%利潤。
基于此利潤分布,制造業能提供給普通員工的薪資肯定非常低,最基層人員的薪水常常只能擦著“本地最低工資標準”,殘喘度日,而且現在的中國制造,依舊處于勞動密集型階段,也就是說,依舊靠著雙手來完成工作,而這種工作又是單調和重復的。按照一般商業邏輯來講,員工的薪資決定于他們可貢獻的價值。平心而論,制造業的基層工作,也叫流水線工作,同服務員、清潔工一樣,價值有限,很難找到“向上流動”的路徑。此外,隨著移動互聯網的快速發展,越來越多的新型工作被開發出來,類似滴滴、外賣、快遞、直播等工作,也在強烈地分流著制造業的基層員工,相比于枯坐于流水線,這些新型工作的時間更加靈活,而且也體面一些,外賣小哥己然成為一種文化現象,網絡上相關的段子層出不窮。相比之下,制造業的基層員工則沒有如此體面的機會,更悲劇的是,他們常常是制造系統內的一些零件和螺絲釘,很難通過主觀能動性來增加收入,而外賣、快遞等行業則能通過“提升工作效率、壓縮休息時間”來最大化自己的收入。
種種因素疊加起來,中國制造的基層員工時常處于流動狀態,事實上,大部分制造企業的運營策略中也不太要求“基層穩定”,甚至鼓勵其“到期離職”,以最大限度地控制成本,在企業運營的報表中,制造業的基層員工不再是自然人,而是金錢和成本。
相比之下,中國制造業對于中層管理者有著非常饑渴的需求,他們希望高校畢業生或者海外的MBA能扎根制造業,但同樣需要面對薪資待遇的問題。據《人民日報》數據顯示,制造業能給予中層管理者的待遇大概是20~30萬的年薪,而高校研究所,或者金融、房地產能給予的薪資要遠勝這個數字,更尷尬的是,勞動密集型企業的運營模式,需要中層管理者付出常人難以想象的巨大精力,需要在技術、管理、情緒控制、客戶關系、意志力、領導藝術等方方面面都要做到“優秀”,而且為了最大限度地拼產能,大部分制造業機器需要24小時運轉,制造車間常常分不清白天和黑夜。
如此高節奏的工作狀態,讓制造業的中層管理者好像一根根上緊的發條,大都會出現脫發和神經衰弱的情況,高強度工作和視野的局限性,常常讓他們覺得前途無望,更讓人糟心的是,中國制造業本就是一個夕陽行業,不僅自身經營困難,更要面對越南、印度等新興制造國家的強有力競爭,中層管理者要保住飯碗,常常要背井離鄉。
巨人轉型,中國制造如何“順便留才”?
中國制造業的中層管理者和基層員工,可以說各有各的苦楚,他們很難依戀制造業,最直接的原因自然是薪資待遇問題。總得來說,當一個員工無法獲取足夠的收入時,他在企業里的一切都會顯得不真實,當員工的收入無法應付買房、育兒和其他日常開銷時,他們就無法長久地呆在一個行業,事實上,片面地強調“貢獻精神”向來是中國文化的劣根,好在,這個劣根已經不太管用了。顯然,要留住制造業的中層和基層,還需要來自金字塔頂的革新策略,正如郭臺銘、董明珠、張瑞敏等企業家,已然賺得盆滿缽溢,如果他們要想再進一步“名垂青史”,抓住現有改革機會完成轉型,或許是一條不錯的路。
明星企業家很穩定,三十年來,寥寥幾人,只是他們需要持續的“創新精神”,來夯實企業根基,同時不斷地拓寬自己的生意道路,事實上,只要在利潤、薪資、制造模式以及社會尊重方面做得足夠好,“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只是一些順便的事兒罷了。
首先,自動化是現代制造業最主流的趨勢之一,從長遠來看,大量單調重復的工作,根本不能再由人類自己完成,比如古代的纖夫、黃包車夫、耕地等等,未來的制造業一定是由機械取代人工。相信很多企業家都能意識到這一點,但目前最大的問題在于,自動化的投入成本太高,軟銀最高端的機器人大概需要1000萬美元,這些成本可以給數以萬計的基層員工發一整年的薪水,要解決如此窘境,恐怕只能借助有關部門的資本力量,同時,讓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兒,加速企業自動化自主研發和髙校自動化人才培養。新型模式下的制造業,基層員工會漸漸消失,或許他們本來就不應該存在,不應該活得和肉雞一樣,而中層的管理者也能卸去相當的重擔,最起碼數萬人的吃喝拉撒、情緒、安全問題可以規避掉一大部分
而自己的頭發或許能留下更多,神經衰弱的現象也會大幅下降。
其次,人工智能、大數據這些前沿科技日新月異,制造型企業或許不能在“研發”發面超越前沿企業,但依靠自己積累的資本倒是能快速地“引進”這些技術,越來越靠近“無人工廠”的模式,才是解決制造業人才體系最終的辦法,與此同時,這些前沿科技又能催生出更加體面的崗位,逐步摘掉“低端從業者”的帽子,最后一點:制造從業者也要漸漸走出自己狹小的封閉空間,樂于成為輿論中的閃光點,甚至站在舞臺中央大秀成績,而不是習慣“終身遭誤解,永遠是苦力”的生存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