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和信息化部日前正式發布《促進中小企業發展規劃(2016~2020年)》,提出今后五年的主要任務、關鍵工程與專項行動。《規劃》具有可持續、可操作、可落地等特點,對促進中小企業發展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工信部中小企業局副局長馬向暉在接受中國工業報記者采訪時表示,《規劃》立足當前我國基本國情和中小企業發展實際,明確提出了堅持創業興業、促進就業,堅持創新驅動、推動轉型,堅持優化結構、提質增效,堅持推進改革、營造環境的工作原則。
發展環境更加優化
馬向暉指出,在黨中央、國務院的正確領導下,相關部門順利完成了“十二五”中小企業成長規劃確定的主要目標和任務,取得了顯著成績。“十三五”時期,中小企業發展面臨新的形勢和任務。
當前國內外經濟發展形勢依然錯綜復雜,世界經濟深度調整、復蘇乏力,外部環境的不穩定不確定因素增加,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這給中小企業發展帶來多重挑戰。但是,隨著改革的深化,新型工業化、城鎮化、信息化、農業現代化的推進,以及“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中國制造2025》,“互聯網+”,“一帶一路”等重大戰略舉措的加速實施,中小企業發展環境將更加優化,中小企業發展基本面向好的勢頭將更加鞏固。以互聯網為核心的信息技術與各行各業的深度融合,日益增長的個性化、多樣化需求,不斷催生新產品、新業態、新市場和新模式,將為中小企業提供廣闊的創新發展空間。
推動協同創新
據介紹,今后五年促進中小企業發展的目標包括,整體水平進一步提高,創新能力進一步增強,企業素質進一步提升,發展環境進一步優化。與此同時,“十三五”時期,促進中小企業發展的主要任務包括:
推進創業興業。培育創業主體,促進中小企業成長壯大,加強創業載體建設,鼓勵大企業提供創業支撐,加強創業服務。
提升創新能力。推進中小企業創新發展,推進中小企業信息化應用,推動中小企業與大企業協同創新,構建以企業為主體的創新機制,加強中小企業知識產權服務。
轉型升級改善供給。推動中小企業提高產品和服務有效供給能力,推動中小企業“專精特新”發展,推動中小企業品牌建設,推動中小企業綠色發展,促進產業集群發展,推動中小企業協調發展。
拓展內外市場。營造公平開放的市場環境,擴大開放領域,引導中小企業開拓市場,支持中小企業“走出去”和引進來。
職能轉變改進服務。轉變政府職能,降低中小企業成本,改進政務服務,完善服務體系。
鼓勵專業化精細化發展
馬向暉指出,《規劃》的主要亮點是提出了“十三五”時期需要實施的6大關鍵工程與專項行動。
開展“互聯網+”小微企業專項行動,重點從提升互聯網和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推動發展新業態和新模式,加強互聯網和信息技術服務支撐等方面落實工作。
開展“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培育工程,重點從鼓勵專業化發展,鼓勵精細化發展,支持特色化發展,支持新穎化發展等方面落實工作。
開展服務能力建設工程,重點從培育和支持小型微型企業創業創新基地建設,推動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臺網絡有效運轉,提高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臺的服務能力,創新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實現方式,提升行業協會、服務聯盟、綜合性服務機構服務能力等方面落實工作。
開展產業集群發展能力提升工程,重點從優化產業集群發展環境,推動智慧集群建設和試點,提升產業集群協同創新能力,推動產業集群品牌建設等方面落實工作。
開展中小企業管理能力提升工程,重點從推動中小企業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推動開展中小企業管理咨詢服務,推動中小企業管理創新,加強人才培養和引進等方面落實工作。
開展中小企業國際化促進專項行動,重點從發揮中小企業雙邊多邊對外合作機制作用,加快中小企業“走出去”和引進來,鼓勵和支持中小企業服務機構“走出去”,推動開展展覽展示活動等方面落實工作。
五大舉措保障規劃落地
馬向暉指出,為確保《規劃》中各項工作順利開展,相關部門將采取5個方面的保障措施。
在組織領導方面,重點發揮國務院促進中小企業發展工作領導小組及其辦公室作用,完善跨部門協調聯動工作機制,加強中小企業主管部門隊伍建設以及規劃宣傳和工作指導。
在財稅支持方面,重點發揮國家中小企業發展基金作用,鼓勵有條件的省市設立地方中小企業發展基金,引導各類社會資金支持初創期中小企業發展;各級財政統籌安排各類服務于中小企業發展的資金;繼續完善促進中小企業發展的政府采購政策;加強中小企業稅收優惠政策支持。
在融資保障方面,重點推動金融市場發展,優化中小企業融資環境,推進中小企業信用擔保體系建設,推動中小企業信用擔保代償補償機制建設,鼓勵和支持擔保機構加強管理創新業務,提高擔保能力,擴大低收費中小企業擔保規模。
在服務支撐方面,重點貫徹落實《中小企業促進法》,推動建立跨部門政策信息發布平臺和政策服務機制,支持公共服務平臺為中小企業提供一站式服務以及推動建立中小企業維權機制。
在運行監測方面,重點推動建立和完善中小企業的分類統計、監測、分析和發布體系,逐步建立中小企業市場監測、風險防范和預警機制,以及利用互聯網、大數據等手段對中小企業發展態勢及時進行研判、科學預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