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持續寬松的背景下,大宗商品價格近期出現明顯反彈,其中鋼鐵產業鏈表現尤為搶眼。分析師認為,盡管鋼鐵行業受到低供給、低庫存及供給側改革的影響,但支撐反彈的邏輯依然是需求好轉的推動。
長江證券分析師王鶴濤在一份報告中分析稱,回顧自2011年宏觀經濟步入結構轉型階段以來的鋼價表現,上海螺紋鋼價從當時的近5000元跌落到現在的剛過2000元,期間也曾一波三折,階段性反彈比比皆是,這一輪鋼價反彈似曾相識,并沒有什么意外。
有觀點認為,鋼廠供給、庫存處于低位是背后的關鍵因素,供給側改革帶來的產能收縮也促成了本次漲價。不過在王鶴濤看來,這些解釋只觸及了表象。
首先,歷史數據表明,在同樣水平的高爐產能利用率之下,鋼價卻有漲有跌,低供給并不能穩定支撐鋼價反彈。本質原因在于,供給調整始終是滯后于需求,尤其是在重資產鋼鐵行業,因此,我們難以脫離需求去判斷產能周期是否調整到位。
其次,從庫存來看,2014年以來,市場曾多少次預期貿易庫存觸底鋼價反彈但大多數均落空,原因在于我們也難以脫離需求去判斷庫存周期是否調整到位;而貿易環節鋼材社會庫存只是全產業鏈鋼材庫存中冰山一角,當前全產業鏈鋼材庫存同比依然增長并處于高位。
再次,去年12月的中央工作會議強調“去產能”政策加速了供給側調整,但很難指望一個今年2月初才出臺綱領性文件的政策對短期價格會造成如此明顯的影響。究其根本,去產能始終是任重道遠,并非一時之功。
王鶴濤認為,供給、庫存處于低位只是在需求好轉時進一步增大了價格反彈的可能性,信貸寬松導致的需求刺激預期才是本輪鋼鐵產業鏈反彈的根本原因。
除開本次價格反彈,自2011年經濟步入結構轉型階段以來,鋼價出現類似較為明顯反彈的情形共有7次,分別是2012年3-4月、2012年9月-2013年1月、2013年7-8月、2014年3-4月、2014年10-11月、2015年7-8月。
通過總結歷史,我們不難發現,過去的每一次鋼價上漲均發生在需求(預期)好轉的背景之下,供給、庫存處于低位只是在需求好轉時進一步增大了價格反彈的可能性。
也正因為如此,在每一輪價格反彈過程中,處于產業鏈上游的原料礦石等價格基于長鞭效應往往反彈幅度更大。正所謂需求唱戲,供給、庫存等搭臺,而本次價格反彈,也再次證明了,需求才是鋼鐵產業的核心矛盾,脫離需求談其他都是水中望月。
他還表示,雖然此次信貸寬松疊加了地產刺激政策,但決定地產中長期發展的因素并未發生根本轉變,因此,本輪鋼價上漲仍然只是一次需求周期下行趨勢中的反彈,依舊難以改變反彈力度受限的宿命。
不過他也認為,再創新低的供給、庫存現狀雖不能主導鋼價上漲,但卻一定程度上增大了其反彈的可能性及持久性。在產量尚未釋放且沒有其他因素進一步影響需求這個核心矛盾的情況下,預計短期價格反彈還能延續一段時間。
他還稱,指望本輪鋼價反彈帶來板塊出現趨勢性行情可能性并不大,但在目前大盤反彈得到一致認可的情況下,板塊階段性博弈機會仍值得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