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以來,鋼材產品一直是中國遭受貿易摩擦的重災區。尤其是近年來,逆全球化思潮導致國際貿易摩擦頻發,外部需求環境預期轉弱使得中國鋼材出口面臨嚴峻挑戰。"面對當前復雜的國際形勢,中國鋼鐵行業需要加快'走出去',并將發展關注點由以往對需求規模的增長逐步調整轉移至產業升級、結構優化上來。"分析師徐莉穎指出,新的國際貿易形式下,中國鋼鐵行業應積極調整發展戰略及競爭策略。
鋼鐵研究中心監測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出口鋼鐵的產品共遭遇來自18個國家和地區發起的36起貿易救濟調查,相比2017年,案件數量上升了80%。同時,海關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鋼材出口6933.6萬噸,同比下降8.1%。徐莉穎分析道,從品種來看,鍍層板、中厚寬鋼帶、棒材、彩涂板和線材依然是中國鋼材的主要出口品種,但棒材、線材和中厚寬鋼帶的出口量比2017年均有所回落。
積極主動調整
應該注意到,在貿易摩擦高發的同時,歐美以及一些新興國家也加入到對傳統鋼材出口目的地的市場爭奪中,中國鋼材產品出口面臨的市場競爭環境愈發激烈。在此背景下,相關企業應從產品結構、市場布局等方面著力,提升抗風險能力。
"在產品層面,鋼鐵企業要加快推進產品向中高端轉型升級,培育增長新動力。"徐莉穎指出,去年,工信部印發的《原材料工業質量提升三年行動方案》提出,在2020年之前,中國鋼鐵行業要在海洋工程及高技術船舶、先進軌道交通、航空航天等領域用高端鋼材的研發和產業化取得積極進展,每年突破3~4個關鍵鋼材品種。相關鋼鐵企業應加強自主研發,不斷增加高附加值和高檔次、有國際競爭力的鋼材品種產出,在中高端產品市場培育開拓新的業務增長點。
出口市場多元化布局亦需積極推進。"過往,中國鋼鐵產品出口市場集中度過高增加了貿易摩擦風險,行業企業迫切需要開拓新的市場,進一步推進出口市場多元化。"徐莉穎同時指出,近年來,中國鋼鐵行業改革不斷深化,"三去一降一補"順利推進,內生動力不斷增強,對扭轉市場供需矛盾、優化競爭環境、提升競爭力發揮了積極作用。從行業自身發展來看,加快引導企業市場化兼并和重組,形成若干家在全球范圍內具有較強競爭力的超大型企業集團,將有利于增強行業企業的抗風險能力。
借力"一帶一路"東風
"一帶一路"建設的推進為中國鋼材出口提供了發展機遇,企業應積極把握。
"'一帶一路'建設不僅可以帶動沿線國家基礎設施建設的發展,拉動國際鋼鐵需求,而且為我國鋼鐵行業開拓了新的市場。"徐莉穎介紹道,近年來,隨著"一帶一路"建設的推進,中國已經與沿線多個國家在高速鐵路、核電、船舶、海洋工程等領域達成合作。這正是中國鋼鐵加快產業轉型、提高國際鋼鐵產業鏈地位的重要機遇,也是中國鋼鐵企業進一步提升鋼鐵產品質量、創造引領國際鋼鐵產品高端需求的重要推動力。
從2018年的數據看,盡管中國鋼材出口整體呈現下滑態勢,但從品種和市場分布上看,中國鋼材出口仍有不少亮點。比如,在鋼材出口的傳統目的地東南亞市場,中國出口至泰國、越南、菲律賓、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五國的鍍層板量同比增長了近20%。與此同時,中國對南美洲、非洲等市場的鋼材出口量也有顯著增長。中國出口至肯尼亞、阿爾及利亞、坦桑尼亞非洲三國的中厚寬鋼帶產品數量同比增長超過30%,出口至厄瓜多爾、秘魯、危地馬拉的中厚寬鋼帶產品數量同比增長超過40%。
意識到"一帶一路"建設中蘊含的機遇,不少地方已開始針對性的調整。如2018年年底,河北省印發的《河北省鋼鐵企業國際產能合作實施方案》提出,省內鋼鐵企業要積極融入"一帶一路"建設,圍繞鋼鐵產業配套延伸產業鏈條,通過綠地投資、股權并購、承包經營等多種方式建立海外生產基地,獲取國外優質資產、國際知名品牌、研發中心和營銷網絡,提升鋼鐵企業國際競爭力,促進鋼鐵產業轉型升級。
當前,中國鋼鐵行業的發展同時面臨對內和對外調整的雙重壓力,"亟需堅定不移地繼續化解落后過剩產能,加快產業結構轉型升級,積極轉變觀念和經營策略,培育行業增長新動力,選取最具競爭優勢的領域作為突破點,提高中國鋼鐵行業的整體國際競爭力。"徐莉穎總結道。